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102-1 十一月份月報目錄

 因為期中考的關係,沒有來得及準時發刊,在這裡先跟各位說聲不好意思,也祝各位期中ALL PASS。不論這是你的第幾個期中考,或許,在背誦法條、考古題的時候,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大學生,就是這樣嗎?」;上大學以前,我們對於這裡有許多期待,而成為大學生以後,有些期待實現了,有些則被遺忘、被放棄了。大學生,該是怎麼樣的呢?參加社運?四處打工?玩活動玩到爆肝,或是以圖書館為家?希望下面的幾篇報導,能讓各位找到自己的答案

專題報導
學務長陳聰富:做個充實謙虛的法律人對大學生活仍然迷茫,不清楚該如何籌劃屬於自己的法律人生?陳聰富學務長正是這樣跌跌撞撞走過來的法律系大學長呢!在為時一小時半的採訪中,讓我們聽聽聰富老師對大學生活各方面的看法,並借助經驗分享,激盪與反思我們對未來的藍圖規劃。

原來我們離社運那麼近 — 台大全關週:近年來越來越多學生參與社會運動,連台大校園內都有「全關週」活動響應。這次我們有幸採訪到全關週發起人之一的陳宗延學長,請他分享自身從事社運的原因及經歷。

學生會長訪談相信經過前兩期月報,大家對台大及法律系的硬體或是其他外在層面都已經有所了解。但是對於大學生活的內涵,不只大一新鮮人,可能多數同學都還未必能摸得透徹。在這篇專訪中,我們邀請到台大學生會會長李心文來跟我們分享她眼中的大學以及她的個人經歷。對於大學生活,如果你還沒找到路,或是迷失在半途,不妨停下腳步,看看別人是怎麼走的!

張文貞教授推薦書目及電影厭倦生活中無止盡的法律教科書了嗎?是否覺得被生活的許多瑣事打亂了生活步調?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一本發人省思的書,可以讓我們再度思考當初念法律的初衷,重新找回那一份熱情與夢想! 這次很榮幸請到張文貞教授擔任十一月法律相關課外書籍與影片推薦人,精彩的五部電影和七本書,將改變你我的生活!

活動預告
學術部11月影展預告:不知道如何為這苦悶的期中考月劃上句點嗎?這裡可以找到最好的答案。

問卷調查
十一月份月報滿意度調查:很感謝各位的閱讀,也很感謝上個月有花時間填寫問卷的各位,希望你們能夠花一點時間,讓月報變得更好,謝謝。
※填答有機會獲得手工甜點喔,填答期限到11/15

系學會公佈欄設置調查:覺得法律系的活動資訊太雜,總是找不到一個彙整的窗口嗎?那麼請來此對學權部提出建議,讓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實用的公佈欄。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學術部11月影展預告

影展:帝國大審判-不滅的良知與勇氣
時間:2013/11/27(三) 18:00~21:10
地點:萬才館2101教室
講者:許宗力教授

影片簡介:
故事背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慕尼黑的反納粹組織「白玫瑰」組織成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秘密的反希特勒活動。而影片則聚焦在三位組織成員Sophie Scholl、Hans Scholl及Christoph Probst由被逮捕、接受審判到慷慨赴死,短短六天的過程。
本片入圍2006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得第55屆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講者簡介:
許宗力教授,目前在系內任教。曾任司法院大法官、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長以及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是相當活躍的公法學者,也有豐富的實務工作經驗。




系學會公佈欄設置調查

十一月份月報滿意度調查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學務長陳聰富:做個充實謙虛的法律人

        陳聰富老師目前於學生事務處兼任學務長,同時也是法律學院前副院長、系上的民法教授。從執業律師到公費留學、取得教職,老師精彩的資歷背後,卻是一次次的生命歷練與探索。延續新生書院時的話題,我們邀請他分享對於大學生涯的看法、己身求學歷程的反思、以及對系上同學的勉勵與期許,並整理潤飾對話如下:

一、關於大學「必修三學分」

採訪小組:有種說法認為大學有所謂「必修三學分」:課業、社團、愛情缺一不可,老師您的看法是?
老師:這幾乎涵蓋大學生活一切啦,的確我覺得都很重要。
學業應該是知識的累積,靠的是學習,無論哪種專業都一樣。所以大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利用這四年的時間,認真地認識與學習,然後真正掌握到你的專業最重要的內涵、培養應有的基本能力;就學業而言,就是你所學的知識與技術。

 當然就法律系學生而言,技術或許比較少,但在其他學系很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出社會後所領悟的社會價值——一個是知識,一個是經驗:學完基礎知識,就要學習經驗,而經驗要靠歲月累積。所以大學生除了追求知識外,應該把握機會累積相關經驗。對任何領域的前輩,都應該抱持著虛心求教的心態:他的知識不一定比你好,但經驗比你豐富,所以一定要跟這些前輩學習。

 我們法律系有些學生認為「只會唸書是怪咖」。更好笑的是,如果這個同學只會唸書,大家都會覺得沒什麼了不起;要既會玩,也會唸書,要表現出他很會玩,而把會唸書的部分隱藏起來。我覺得這有點矯枉過正,同學反而強調你多會玩、多會辦活動,彷彿法律系的人書都要躲起來讀一樣。大學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的學業、你的知識學好。我從年輕時候就相信一件事: Knowledge is power.  knowledge 從哪來?就是從你學業的學習而來,所以學業的學習很重要。

 課外活動的部分,我想目的應該不是「你辦的活動有多炫」,而是要學習待人接物的道理、還有辦活動的方法。我知道法律系的學生對於這方面比較不重視,都覺得課外活動好浪費時間。同學可以參與課外活動,也應該要參與!開學典禮音樂會那天晚上,我坐在台下看到熱舞社表演,我就跟我老婆說,「如果我再年輕一次,我要參加熱舞社。」因為我看到同學表演之後滿身是汗、氣喘吁吁的樣子,我覺得好棒,他們把年輕的精神全表現出來了!我看完覺得好振奮、好感動,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要有活力、有朝氣、有 energy,不要鎖在房間裡當宅男宅女。後來他們跟我講,他們在台上跳六分鐘,要練習一整年。

 有喜歡的課外活動應該參加,一方面是交朋友,另一方面就是學習待人接物、學習做事情的方法。如果大學生完全沒有參加課外活動,好像也怪怪的,至少大一的時候好好去參加一個。當然我們法律系的同學課業比較重,唸書要花比較多的時間,但是總要有紓解壓力的地方。

 第三個談愛情。我覺得,尤其是我們法律系的學生,因為將來要成為專業人員,會忙碌到不太有時間交異性朋友,所以大學生應該要交男女朋友,It’s a duty! 因為這是很重要的人生經驗,無論成功失敗都沒關係。失敗是很正常的:不要把對方當作唯一或者永遠,這樣很危險,因為大多數初戀最後不會在一起;失望太大,傷害就會太大。而且這麼一來你們就會互相限制,這樣都不好。

 所以我覺得愛情學分應該要修。有些家長覺得學生時代不要交男女朋友,這是 nonsense!因為你們這年紀,就是要談戀愛的年紀;不管結果如何,都是個很好的經驗。應該這麼說吧:在學生時代,才有實驗的可能性;出了社會,你的實驗機會就很少了,所以不如在大學實驗一下。(笑)

二、教授的求學歷程


採訪小組:我們看到老師不但曾任執業律師,甚至到哈佛、紐約大學攻讀碩博士。您在求學的過程中,又有什麼心路歷程呢?
老師:我在大學的時候,唯一的志願是當法官。什麼時候開始想留學呢?是我在唸碩士的時候,同學一個個都跑去留學了,讓我很訝異。我那時就想,「為什麼他們可以去,而我不行呢?」我之所以在大學時沒想過要留學,是因為我家境不好;研究所畢業以後去當律師。

 一陣子後我發現當律師可以賺很多錢,可是很煩很累,那時感覺就像是用時間在換錢。可是生命不就是時間的累積嗎?這麼看來,我不就是用我的生命在換錢嗎?我要一輩子當律師嗎?那時剛好法務部通知我去當法官,因為那是最後一年保留名額了。我考慮了一下,我就說「我想去留學。」

 我想去留學,是因為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到我在研究所都是唸德文書,所以我就想看看英美法。所以留學在我生命中實在是種偶然,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從來沒有計畫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時候當律師真的很辛苦,如果有興趣的話會做得很快樂,但我那時的感覺卻是「我用我的所知所學在換金錢」:做律師之後,感覺學習的量就減少了,所以我才想要出去學習更多;然後慢慢發現我想教書,那就一定要出國唸書了。

 我常常覺得,我是走到哪裡,才知道接著要走去哪裡:比如說唸了大學,我才知道要唸研究所。可是我為什麼從來沒想過要留學呢?我才發現,因為我的環境不容許我想那麼遠,只容許我想下一步,所以我只好一步一步走,這樣的結果就是比較辛苦。比如說我大學畢業後,看大家都考研究所,我就去考了,只因為劉宗榮老師的一句話:「同學們,你們是大學生,你們要去唸研究所。因為你去唸研究所,你往上爬了一點,看的眼界就會不一樣。」

 因為我從來沒有想很遠,所以我變得很累。比如說我研究所學的、碩士論文用的都是德文,結果我後來跑到美國去,就得重新唸英文。所以我德文唸了那麼久、要重新唸英文的時候,英文字都認不得,每一個字都像浮在書上;重新唸半年,字才回到紙面上。從和英文這麼疏遠的距離,到去考托福、還要去留學,不是很累嗎?這種一階一階往前走的過程會比較辛苦。如果同學一開始就想到未來,然後有計畫地去達成,就會很順,不會花很多的時間。

三、留學的所見所聞

採訪小組:那您在國外求學時,有什麼與台灣環境不同的地方、或是特殊遭遇嗎?
老師:在美國留學讓我覺得很不一樣的地方,其中一個在於他們很注重案例。有一次我們上課討論問題,大陸法系的學生就會說「我們來討論這法律的結構邏輯是什麼」,結果美國學生講了一句話讓我嚇一跳!他說:“No facts, no law.”(「沒有事實,怎麼會有法律。」)這令我蠻震撼的,因為美國的法學教育裡頭,非常注重事實。他們會說這個事實跟那個不一樣,不一樣的事實就會有不一樣的法律。

 第二個差別是,我們歐陸法系的比較重視規範、規範內容;在美國唸書,我就發現他們注重的不只是立法內容,他們更注重的是立法政策 (legal policy)。所以很多的課裡面,我有時候開玩笑說,連一條法律都沒讀到。他們不太在意法律的細節是什麼,更在乎的是立法政策的問題。比如說這個事實有 A / B 兩種說法,到底要採用哪一種?採用 B 的話會有什麼後果?而不是討論如果採用 A 會有那些規範等等,他們反而是在檢討:到底 A 或 B,哪一個比較好?

 出國,你們一定要記得一件事:外文很重要。只要外文弄好,以我們學生的努力程度,不會有問題的。我去的時候就發現,很多留學生聽不懂英文,那很痛苦的。其他的我覺得還好。

四、關於社運

採訪小組:新生書院時,我們聽到老師您於演講中提到臺大學生可以參與社會運動。想請問您對學生參與社運的詳細看法?
老師:學生關心社會是好事,會參加社運也是很自然的事。想當年我也是一樣,抗議活動我也會去,黨外演講我一定會去,甚至更瘋狂,跑到好遠的地方去。所以年輕人參加這些抗議活動,我覺得我都可以接受。一個問題就是,像我們當年的黨外政治抗議活動是很大型的,我們去只是表示我支持(當然你們現在也是。)

 但是參加抗議活動,我覺得學生們經常要冷靜下來,用非常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因為有些同學參加抗議活動有時過於激烈,太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去傾聽不一樣的意見。你們會認為這些抗議理所當然,但是可能有一些人默默的、沒有表示自己的意見。所以學生參與社會運動,我不會覺得訝異,因為聰明的學生總是不太聽話;但是要時時反省,抗議的時候不要太激烈,要容許不同的聲音,還有要尊重別人,不要因為自己的抗議活動而干擾到別人。這是一種表達意見的方式,只要你不要干擾到別人,我覺得都很好。

五、學務長的身份

採訪小組:教授不久前才接任學務長,不知道有什麼問題是您希望解決的呢?
教授:我想做兩件事:一件是幫助弱勢的學生,所以我們提供了希望獎助學金(以往是100個,現在提高到400個)。還有友善餐點計畫,提供學生免費吃三餐。我常鼓勵弱勢的學生,申請友善餐點計畫,「沒有什麼好覺得羞恥的,因為你的環境不是你造成的,你應該利用台大的資源,改善你的環境,改善家庭,在未來也改善社會。」

另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台大的同學好好尋找未來的方向。你們想想,台大的學生高中時代都是很優秀的,為什麼到了大學就差很多了呢?那是因為你們高中時代有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所以就有衝勁、有熱情,努力不懈;可是到了大學,你們的目標不是已經達成了、就是再也無法達成了;比如說有些人想考醫學系,但是他沒考上,他就無法達成目標了。無論是已經達成目標的同學,或是無法達成目標的同學,到了大學,若沒有重新設定人生目標,便會成為喪失人生目標的人。這樣當然很淒慘,我們的大學生就是如此,太多人沒有目標。所以我要讓他們重新找回人生目標。

六、對法律人的期許
採訪小組:在採訪的最後,想請問老師對法律系的同學們有什麼期許,能讓我們共勉呢?
老師:首先,我希望學生們好好培養自己的專業,利用所學;再來我非常希望法律系的學生們有國際觀,多修習別的科系的課,輔修或雙主修都好。因為法律人不該只看到自己,法律無非只是社會中的一個領域,不要把自己想成是世界的全部。最後,我希望法律人慈悲為懷、謙虛,學會尊重別人。我常說,要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法律人。

 即使肩負學務長繁忙的事務,聰富老師依然和藹幽默,對學生的熱情與關照並不因行政職而打折。「摸著石頭過河」為教授的生涯增添了不少波折,卻也積累了豐富的生命閱歷。此刻的你我,站在社會的前哨站前,又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呢?

原來我們離社運那麼近 — 台大全關週

 近年來,政府與人民之間的問題所引起的社會運動不斷登上新聞版面,其中不少爭議問題都圍繞著土地徵收。更重要的是,幾乎每一場社會運動都能看見學生的參與,從90代野百合學運,到最近的「全國關廠工人連線」,越來越多的學生們關心社會時事,並且實際參與,希望能吸引更多人對議題的關注,藉由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弱勢,改變社會。

       首先,以下為近年來的4項社運作一簡單介紹:
1.大埔案
        大埔案是一起發生在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居民反對政府區段徵收與強制拆除房屋的抗爭事件。緣起於縣府執行竹科竹南園區的都市計畫,因為同意徵收的地主比例達到法定標準,2010年縣府即依公務執行整地。不過仍有地主不願放棄務農而反對徵收,縣府執行公務時破壞了反對方即將收成的農田,因而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抗爭。雖然事後雙方已達成補償協議,但今年此一都市計畫的變更又引發建築遭拆除的爭議,迄今仍未平息。

2.文林苑
        文林苑都更案是一發生於台北市士林區的都更爭議,事件肇因於被市府劃入都更範圍內的王家,主張其可被排除於都更案之外,及未能出席公聽會而有諸多爭議。在王家訴願及行政訴訟敗訴後,即面臨住屋遭強拆的命運,對於此結果不滿的群眾因此在群聚在王家土地,阻擾施工的進行迄今。此一都更案也引發社會及政府對都更條例的關注,其中政府已提出此法的修法草案,希望減少此法所造成的爭議。

3. 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爭議
        2009年時,行政院核定採「臺南鐵路地下化計畫-東側施工」。市政府於2012年公告都市計畫後,部分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拆遷戶組成「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其主張含東移案違憲及現行《土地徵收條例》以市價徵收的價格過低。自救會以「老屋情感」為主軸,反對政府遷移被徵收土地上的老屋,並提出該計畫的民間版本。此一爭議延續多年後,政府仍決定採行原案,因此反對方與政府,甚而拆遷戶的反對方及支持方的衝突迄今仍持續。

4. 關廠工人抗爭
        由於1996-98年,各地爆發工廠惡性倒閉風潮,關廠工人紛紛成立自救會,組成「全國關廠工人連線」,要求監督退休金失職的勞委會「代位求償」,先將退休金、資遣費發給工人,再由國家向老闆追討。勞委會於1997年推出「關廠歇業失業勞工促進就業條款」,以貸款形式發給了「代位求償」的金額。16年後,勞委會以追還貸款為由,控告關廠工人。2012年起,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為了與勞委會抗爭,發起陳情、砸蛋、臥軌等行動。2013年4月28日起更在勞委會前無限期絕食。近期來,抗爭議題已侷限於與勞委會的官司,更擴大到其他勞工權益的爭取,與勞工相關的政策。例如薪資倒退、「929社運連線」及「募鞋活動」。

        接著,簡單介紹台大全關週:

        為響應與宣傳全國關廠工人連線「929包圍馬英九」行動,由勞工社、大新社、大陸社、女研社、台大工會、意識報社、榖雨社、濁水溪社共同發起的「台大全關週」活動,於校園內人潮聚集處,進行肥皂箱演講、發放傳單、小遊行等宣傳活動。希望藉由校內的宣傳活動,能讓更多同學了解社會時事與自己息息相關,因為學生將來都有成為勞工的可能,所以更應積極參與,改變社會不公現象。參與社團表示:大埔阿嬤朱馮敏和張藥師、陸軍下士洪仲丘、亞化工會理事長劉鴻儀和監事楊志明、成大實習醫師林彥廷因病態的體制暴力而白白喪命;藍綠惡鬥和馬王政爭,讓社會大眾清楚知道政商集團的利益何在,漠視人民利益。並呼籲其它社運團體一起參加「包圍馬英九活動」。

        同時,為了更加深入了解全關週,我們有幸採訪到身為發起人之一的陳宗延學長,請他分享自身從事社運的原因及經歷。

        陳宗延學長目前擔任台大勞工社社長,帶頭發起許多學生社會運動,而此次的台大全關週即是其中之一。現在就讀於醫學系五年級,同時雙主修社會學,在高中時期因撰寫校刊專題,而開啟了對社會學的興趣,並因此選擇放棄高雄醫學大學,改考能修社會學的台大醫科 。這幾年來,學長懷抱著對公共參與的熱情,長期關注各項社會議題,並以實際行動予以支持。從關心校園議題的海島新聞,到注重學生權益的學代會,再到維護醫生權益的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都看得見學長努力的身影,同時他也曾多次發表社論,並編寫醫學院系報,希望能帶給社會革新的力量。

       以下為我們對陳宗延學長的採訪:

Q1.為何加入此次社運?想要為社會改變什麼?
        此次「全關週」主要是由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所發起,其中包括其他社團的支援,算是一次社運團體的連線。而勞工社本來就是以關心勞工運動為出發點,過去對於關廠工人的行動都有給予支持,像是勞基法28條的修改,或者是最近由私法轉公法的訴訟,我們都有密切注意,並且予以聲援。雖然學生能給的幫助有限,勞工社依然希望能給予關廠工人幫助。
        過去台大也曾舉辦過講座,但其實在校園內知道這件事情的人算是少數,所以我們串聯起其他異議性社團,像是大新社、大陸社等十個社團來進行。當初的發想是於9/29之前的那個禮拜,在學校定點宣講、發傳單,後來又想到可以在校內辦一場遊行。但其實在辦完遊行後,才知道全代會要取消,所以後來9/29不像當初規劃包圍國父紀念館,而是改成比較小規模的動員。
        遊行訴求的定調,不只停在關廠工人訴求的層次上,而是把重點放在各社運團體的連線,甚至提高到憲政層次。9/29是去年知道全代會的時間後就訂下的活動,但後來因為馬王政爭等政局的變化,光是勞基法層次的訴求似乎已無法回應,於是將訴求提升到毀憲亂政的層級。
        這也更突顯了我們的串聯不只代表了勞工的議題,而是從各個社團的角度出發,像是意識報社主要以新聞為主,所以由新聞的角度來談為何要出來行動;或著是從女研社的角度,談到關廠工人當中大部分是女工。每個社團都有不同的關懷,但到了最後能匯聚成一個點,大家共同行動。

Q2.以前是否曾參與其他社運?
        以前在高中時期編過校刊,後來剛進大學時也在做偏媒體的東西,像是海島新聞。本來是在做國際新聞,後來轉向校內新聞。第一期曾播放校內合作社同包商制度的檢討,原先想申請在活大內播放,但學務處對此的態度相當強硬。那時候,學生會與很多異議性社團進行串聯,叫做百大維新,海島新聞作為拍攝者本身也有參與,這是校內學運的部分。
後來,我除了加入醫學院學代會,也開始重視醫學系相關的議題。本來我其實很排斥醫學系學生的身份,但三年級之後就開始面對這件事情。在回到醫學系裡面後,一位實習醫師在某年的五一遊行前過勞死,網路上號召了一些學生參與遊行,一方面看看不同勞動者的心聲,一方面為實習醫師或住院醫師的勞動條件發聲。
        後來這群人並沒有就此散掉,反而成立了醫勞小組,每年固定的遊行,像秋鬥和五一,有時投書、做工時研究,或是跟勞委會、衛生署和立法委員開會協商。因為有些成員雙修法律,我們也自己寫法案的草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才,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主題面分工,這是社運的嘗試。
        其他大部分的社運我都有參與,例如紹興社區、華光社區、國光石化、反核四等等。

Q3.在社運策畫期間是否曾遭遇困難?(如校方或家人反對)個人又是否曾面臨心理掙扎?
        其實困難不在少數。像我個人的話,原本是個愛看書但不會說話或組織的人,比較擅長讀書、寫評論的東西,但在社運的過程當中,我學習到很多跟人相處的方法,像是向同學宣傳、甚至是煽動。畢竟這與個人特質有關,所以對我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部分。
       另外,我也面臨很大的家庭壓力。父母會希望我先把功課顧好,雖然他們也承認政府的問題,但因為不知道台灣未來會走上哪個方向,所以有很多顧慮,比如害怕我被監聽等等,當然主要也是希望我能把學業當作第一順位。
       不過,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政府,但同時這也是讓我們持續做下去的動力。

Q4.在活動當天是否有發生問題?
        主要是全代會延後,遊行本身則沒什麼突發狀況,超乎想像的順利。每個社團都有動員,全關連線也有相當多的工人來,這讓我們相當高興。
        異議性社團的成員原本多少認識,但不是有很多機會把彼此的立場或核心關懷的東西讓別人知道,這次可以有更多的接觸和聯繫,是很久以來沒有的串聯嘗試,希望未來能做得更好。
        面對政府,我們可以接觸的資訊很有限,像全代會什麼時候要再辦,而全關連線要去搶路權的時候,也有其他人先去佔位的問題。我們很難掌握怎樣才能做有效的抗議,抗議之後政府是否會感到威脅也是個問題,不過單就全關週來說其實都蠻順利的。

Q5.參加此次社運後有學習到什麼?或是有什麼心得?
        我覺得很感動的是,除了參與的異議性社團外,有些台大的學生會慢慢地走進遊行的隊伍裡,也有些學生會專心聽我們的宣講。全關週本身就是個宣傳,如何更深入地在不同點上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這樣的議題,是接下來的重點。這不一定要用我們的方式,而是希望讓大家更專注在公共參與上面,不是只關注自己的事情。
        大學生作為一個公民,雖然乍看之下沒有被社會的事情影響,但最後會發現影響其實很多。像勞退制度的改革本身就是由很多運動衝撞出來的,尤其是關廠工人的運動。這些事情其實都跟學生作為未來的勞動者息息相關,如果我們不去爭取,這個社會改變的力量就小了。尤其台大學生掌握相對很多資源,更應該去反省自己能不能多做一點事情。

Q6.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對大一新生的建議,特別是法律系的學生?
        對法律系的話,我其實不是很懂。但我覺得當一個法律人不能只看到法律、只拘泥在法律本身,像我曾經修過陳昭如老師的課,她說除了看到法律,更應該要看到制定法律的權力關係和社會脈絡。就像醫生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疾病,而是應該看到疾病的背後的問題,疾病不只和基因有關,與環境、營養和教育都息息相關,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東西。
       醫療社會學裡有個瀑布比喻,醫生在下游不斷救起溺水的人,只要有人溺水,就疲於奔命的救,但他其實應該到上游去看這些人為什麼會溺水。法律也是這樣,從法律延伸出來的種種問題,不能只看到條文本身,而是要到上游從更大的社會結構去看。
       這些東西也許需要透過學術的訓練,並且掌握社會科學作為工具,但更需要從實踐當中去看到。如果只是關在象牙塔裡,就不會看到更大的社會樣貌。不管是學術上接觸其他學科,或是走出門外去實踐,都有助於去認識更精準的社會樣貌。

        或許,不是人人都認同社會運動的參與,但無可否認的是,社會運動者所懷抱的熱情和對改變的企盼確實是社會改革的動力。身為一名雙修社會學的醫學院學生,陳宗延學長以公共參與做為對自我的期許和要求,並透過實地行動落實自身的社會關懷,此次的全關週即是一次最好的展現。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理想的大學生活樣貌及應具備的特質,但學生社運參與者以實際行動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方向和選擇,同時也促使我們對學術和實踐之間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帶給大家對大學生活不一樣的理解和期待。

學生會長訪談

 相信經過前兩期月報,大家對台大及法律系的硬體或是其他外在層面都已經有所了解。但是對於大學生活的內涵,不只大一新鮮人,可能多數同學都還未必能摸得透徹。在這篇專訪中,我們邀請到台大學生會會長李心文來跟我們分享她眼中的大學以及她的個人經歷。對於大學生活,如果你還沒找到路,或是迷失在半途,不妨停下腳步,看看別人是怎麼走的!

 李心文,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四年級,雙主修社會系,現為國立台灣大學學生會會長。秉著一份關心社會的使命感,積極投入辯論以及服務性社團。曾任台大健言社社長、台大青樹人社副社長以及台大學生會福利部部長。


執秘部問(以下簡稱問):學姊認為大學是個怎麼樣的地方?或是做為大學,它的功用是什麼?
李心文答(以下簡稱答):有些人認為,大學是為了之後工作方面做準備,所以把大學當成了職業訓練所,可是我認為不見得就只是這樣。我認為上大學是要讓我們為成為一個「成人」做準備。更具體的說,我們要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要學會在沒有人指引你或是管你的情況下做選擇,並且承擔結果。

 在人群中,我們要學習跟大家互動、協商、合作。在學習上,跟高中不一樣的地方是,沒有老師幫你訂好所有的課程,你可以自由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也有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利用。

 另外特別要提的是,我覺得大學是大部分的人(除非還有繼續念研究所)進入社會前的最後一段時間,所以大學生是不能跟社會做切割的,應該要多參與社會,培養自己對社會的獨立思辯能力以及面對社會應有的態度。在大學,我們有許多機會可以接觸社會,例如參與講座、論壇、社會服務等,只要去關心你有興趣的社會議題,我覺得都可以算是社會參與,並不一定侷限於參加社運。

問:在前面有提到,有些人把大學當成了職業訓練所,你認為大學就讀的科系對以後工作有沒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或是幫助呢?
答:我覺得會有影響,但不是絕對的。因為有很大部分的科系,畢業以後的工作選擇有比較大的彈性。相較來說,法律、會計、醫學等科系,畢業後的路可能比較明確,就是考上相關執照。

問:那麼就你個人而言,對於畢業之後的出路和大學就讀的科系不同,你抱持的心態是開放的嗎?
答:我會覺得是開放的。像我自己是讀生物產業傳播學系,又同時雙主修社會學系,那說不定最後我想要去新聞業工作。不過即便那樣,我也不會後悔當初沒去念新聞系或中文系。我想說的是,假使你未來從事的工作與所念科系不同,會有這樣的轉變,也是因為大學四年你遇到了某些人、做了某些事、讀了某些書,你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改變了你的想法,因此不要覺得有遺憾。

 在大學的學習,不要劃地自限,讓自己多方嘗試,在摸索的過程中也許就能找到你真正想做的工作。學生會有發行一本刊物叫「花火時代」,它有個固定專欄在談「非典型台大人」,當中就會介紹一些從事非本科系相關工作的台大校友的故事,其實也是在鼓勵所有台大人勇於嘗試,給自己更多元的發展空間。

問:在「課業、社團、愛情、打工」所謂大學「必修四學分」中,你認為課業是擺在首位的嗎?
答:我覺得這沒有說一定要怎麼樣,不過就應該怎麼做而言,我個人覺得最基本的,就是課業不要被當,因為我們的身分還是學生,這是我們的本分。那當然有的人可能對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很清楚,因此大學課業對他來講,只是為了要拿到學位,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行。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或許看到身邊有些同學可以申請交換到國外或推甄研究所,會有點後悔自己沒有好好念書,但仔細想想,在他們很努力念書時,我在做的事情也很有意義啊。

 我自己的話,大一時是比較專注在課業上,沒有去參加什麼社團,因此大二時就有雙主修到社會系。然後我就有開始去參加社團,包含打辯論的健言社和一個服務性社團,同時又加入了學生會福利部,就是開始去接觸我有興趣的東西。大三當了福利部部長,大四當了會長,但是我該念的書還是有念,不會讓它被當掉。

問:那學姊有打工的經驗嗎?
答:有。雖然父母會固定給我生活費,但我要在外面學語言,費用就會不夠,因此就有接家教的念頭。所以我從大一下就開始當家教,從原本一個禮拜兩小時,到大二下變成一個禮拜三小時。那像現在我在外面租房子,不想讓父母多幫我付房租,因此又多接了一兩份家教。

問:接家教會不會讓你覺得在分配時間上跟課業衝突到呢?
答:其實不會,因為我家教的時間大部分是在星期六早上。會選這個時間是因為星期六早上通常我就是在睡覺,想說藉著家教的機會可以強迫自己爬起來,讓自己的頭腦清醒一下,下午就可以專心做事或念書。另外,就算快要期中考了,我也不會暫停家教,因為既然接下這個工作,就要做好時間分配,要自己找時間把期中考要念的東西提前分攤掉。我認為不能因為自己的因素而讓學生的學習中斷,不然會是個很不負責任的老師。

問:學姊剛才有說參加過辯論社,那你覺得參加辯論社學到最多的是什麼?
答:在辯論社我學到如何釐清自己的想法,能夠更有條理的分析事情。譬如題目是要你支持或反對某個政策,你必須要去想說服或反駁他人的理由。而在自己思考以及跟隊友對談的過程中,你會知道如何去看一件事,像是其中的先後順序、如何做出評價與比較等等。這對我參加社團或擔任福利部部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假設我社團要辦一個活動,我要去想怎麼準備、會遇到什麼問題、要如何解決、不能解決的話是否要繼續做……這些都含有辯論中類似概念的運作。當福利部長或學生會長也是一樣,對學校的一些政策,如果我們覺得不好,要如何去質疑它、要如何提出解決辦法,讓學校接受我們的想法,然後改變。這些都會和我在辯論上的經驗有所連結。

問:參加那麼多活動,你會不會有忙不過來以致於想要放棄手邊事情的時候?
答:的確會有忙不過來的時候,可是我不會想要放棄。從我小時候有記憶以來,我就是一個對自己的責任要求很高的人,所以一旦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如何硬著頭皮也一定要把它做完。我認為不可以因為自己的關係而拖累到團體,如果今天是個人的報告,你寫不完被扣分那就算了;可是如果是團體報告,因為個人因素,害團體無法如期完成,這我不能接受。

 我二下的時候修了25學分,除了體育大都是負擔滿重的課。那時候服務性社團每個禮拜去兩天;辯論社有比賽要準備的話,每週要花兩三天晚上討論,週末也要查資料或是打練習賽;福利部的事務則是會吃掉平常週間的時間。那時候真的是有快要死掉的感覺。在那之前,如果有報告要交,我都會提前兩三天動工,從容的完成它。可是二下的時候,這個習慣全亂掉,每次都到在最後一天熬夜趕報告。我覺得這樣真的不好,一來是學到的東西比較少,二來是虐待自己的身體。所以後來我就告訴自己不可以再這樣了,之後我也會去控制自己的修課學分。同時修那麼多學分值不值得真的要自己體會過才知道。

問:學姊認為愛情在大學生活中很重要嗎?
答:在大家的腦海中,可能會想像大學是個很自由、風景很美、又可以遇到很多帥哥美女的地方,所以對愛情會有一定的憧憬。可是我覺得,你可以嚮往,也可以去追求,但不要讓它打亂自己的生活步調或是過份影響到你的情緒。我覺得我們對愛情可以抱持著正面開放的態度,如果你想要去追求,那就去追求;如果你很享受被人追,那就享受被人追;如果你覺得現在沒有也很好,那我覺得也很棒。我們要學習在沒有愛情的情況下,一個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在有愛情的時候,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

問:你覺得從高中生到大學生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改變?
答:在大學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權,不管是在課業或是課外的事情上。各項活動間的時間調配掌控權都在自己手上,但這樣的權利越大,隨之而來的責任也越重。因此,我認為最重要的改變是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還是回到前面講的,你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什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決定了之後,就努力的去完成它。不論結果好壞,相信在過程中我們會有所學習與成長。

問:那你覺得大學生有什麼樣的責任?
答:身為學生,最基本的是要把學習的本分做好,而學習之外也要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而我個人對於做好的定義是:不讓自己與家人擔心。此外,我覺得關心社會也是大學生的責任之一。如我們所知,台大學生可獲得的資源是相當豐富的,正因如此,我們將更有能力在未來甚至是現在回饋社會。

問:說到關心社會,你對於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有何看法?
答:就社會參與而言,每個人基於不同的選擇與立場會採取不同的方式。有的人認為把真相傳播出去,使得更多人關注、了解重要社會事件,是能發揮實質作用的社會參與方式;有的人則堅持親臨現場或採取較為激進的抗議。我認為學生參加社會運動沒有什麼不好,我比較重視的是一個人是否具備獨立思考並為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因此,對於從事社會運動的學生,我不會在他身上加諸評斷,反而有時他的選擇以及對於社會的奉獻會令我感到敬佩。
問:學姊為何想接下學生會會長一職?

答:大約在今年三月左右,陸續有學長姊向我詢問參選的意願。起初,我並沒有馬上答應參選,因為我覺得如果我還沒有想清楚自己能為學生會做什麼樣的努力,以及自己究竟想要甚麼,我可能僅是在扮演一個承接第二十五屆學生會的角色,卻無法當個稱職的會長。待在學生會的一年多時間裡,經過與學校的多次交涉,我發現學校的確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而這些確實是需要一個對於學生會以及學校現況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才能有所作為的。

 「你要知道喔,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在反覆的思考後,是學姊的這句話給了我下定決心參選的衝動。

問:那你擔任學生會會長後曾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答:就像我前述中提到的,關心社會是學生的責任之一,台大學生會曾公開支持野草莓運動、舉辦ECFA相關論壇,以及聲援紹興,而這些活動正凸顯了台大學生會一直以來所面臨的挑戰,也就是代表性是否足夠問題。學生會做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機構,我們會努力扮演引導的角色,即把重大的議題拋出來甚至提出重要的方向讓校內學生一同討論。另外,關於台大學生與學生會連結不夠緊密的這項問題,也是我上任以來試圖改善的重點之一。具體的改善計劃除了即時為需要學生會協助的同學服務,還包括提升活動層級,像是與校方合辦校級的紀念活動以提高單一活動能影響的人數,讓更多的學生感覺到學生會的實質存在。

張文貞教授推薦書目及電影

電影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 (Hannah Arendt, 2013)
 本片是原籍德國的思想家漢娜‧鄂蘭的傳記電影,原籍德國的猶太裔思想家漢娜‧鄂蘭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女性思想家之一,二次大戰期間,她幸運地躲過被送到納粹集中營的災難,最後逃至美國。1960年,一名負責希特勒民族大屠殺命令執行者的高幹阿道夫被找出;他被帶到以色列,接受審判。
 漢娜不但是曾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身分,也是「紐約客」雜誌的記者,親臨這場審判從此改變了漢娜的想法。漢娜原本把這名戰犯想像成特別殘酷、兇猛,而且很清楚自己做過什麼事情的狡詐份子;可是她發現阿道夫不過是一個普通又盲目服從的人。回到紐約之後,漢娜所完成的雜誌報導不單單紀錄了現場的情形,更提出了一個新的思想理論「邪惡的平庸」。這個新觀點因為爭議性太大,致使她成為眾人的標靶,並讓她就此進入人生中的「黑暗時期」……。




旅行之歌 (Grbavica, 2006)
 波士尼亞單親媽媽想完成小女兒的願望,讓她和同學一起參加學校旅行。女兒希望媽媽拿出一張「烈士遺族證明書」,就可以得到旅費的減免優待。媽媽卻不願回應女兒的要求,寧可想盡辦法籌錢支付全額旅費,母女相依為命的情感甚至一度瀕臨破裂,因為媽媽相信,死守生父之謎是保護女兒和自己的最佳選擇。






華麗的休假 (May 18, 2008)
 1980年,計程車司機姜民宇和在法學院修讀的弟弟姜振宇在韓國南方的光州過著平凡的生活。姜民宇在教堂禮拜時,結識了護士朴申愛,兩人萌生了愛情。凌晨時分,韓國國軍的空降部隊正在秘密進行大規模調動。隨著兩人愛情的發展,姜民宇邀請朴申愛去看電影。此時街道上隨著抗議全斗煥上台運動規模的擴大,已開始了充滿緊張氣氛...... 《華麗的休假》事實上是當時全斗煥派遣南韓最精銳的空降特種作戰部隊赴南方都市光州鎮暴的軍事行動代號。






        被出賣的台灣 (Betrayed Taiwan, 2009)
本片改編真實故事,靈感來自陳文成博士、「蔣經國傳」作者江南,以及慘遭滅門血案的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真實案件,好萊塢首部描述70及80年代臺灣民主及獨立運動人士奮鬥過程的電影。





        眼淚 (Tears, 2010)
便衣刑警老郭在六十歲生日前夕,接手偵辦一件吸毒過量致死的案子,死者是年輕的女孩。上級主管和同僚虛應故事,希望儘速結案,老郭卻堅持要查個清楚。憑著經驗和直覺,他認為案情並不單純。明察暗訪的結果,涉案人指向外表開朗,內心卻滿懷怨恨的女大學生。老郭的固執,讓他不斷成為家人與同事眼中的麻煩,不僅兒子與他翻臉,原本熱絡的菜鳥搭檔,也變得若即若離。就在老郭失去一切依附的同時,一樁他隱藏多年的「罪行」浮出。真相能否寬恕一切?




書籍


《大法官,給個說法!》 (2003)
本書十篇釋憲文的申請者皆為社會大眾,當其面對司法或公權力的不公平時,或是面對時代背景下法律的不適用時,唯有藉由提請大法官釋憲,透過大法官對法律的解釋,還給這些法條或人民真正的正義。

《大法官,給個說法!(2)-人與制度的戰爭》 (2009)
 10位意志卓絕的小人物挺身而出,挑戰僵化的制度,爭取自身以及全體國民的幸福。從肯認人民入出境的基本權利、修補證據補強法則,到保守的當代的性價值觀與廢除死刑的態度,我們見證了大法官釋憲思維的勇於突破和謹小慎微的不同面向。

 《大法官,給個說法!(3)-不平則鳴》 (2010)
 鎖定有關憲法平等權的釋憲故事,看看許多小人物為何「不平則鳴」?聽聽大法官又是怎麼說?

 《大法官,不給說法!》 (2011)
 人民越來越勇於向大法官敲門扣問,而且越敲越大聲。但我們也沒忘了那些被拒於門外的聲音,回頭從「不受理釋憲案」中選出14個案例給社會公評,這些極具憲法爭議與解釋價值的釋憲案,大法官不給說法,合理嗎?希望本書可以引起對大法官「選案」制度的反省,共同思索如何改革使受理門檻降低,畢竟十幾位大法官一年才作成十來件的解釋文(平均一人一件),也該給個說法罷!


      《流麻溝15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 (2012)
「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出獄之日遙遙無期,對家人親友的掛念、對未來的茫然,衝擊著她們失去自由的心靈。出獄後,面對社會的歧視與生活的困苦,拼命求得一席之地。六十年後,我們終於聽到阿嬤們親口講出這些故事,透過僅存的書信、照片、記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荒謬的年代,一段獨特的女性生命史。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經典版, 2011)
台灣與西方近代新文明的接觸,以日本統治時期為主。日本占領台灣之後,除了極力去除前清文化,也將其西化風潮引入,使得台灣當時的生活文化充滿了濃濃日本味與舶來品風情。本書的敘述範圍以日治五十年為主,從食衣住行育樂幾大類切入,來介紹百年來台灣怎麼近代化,西方文明事物如何進入台灣社會,引發生活與見識的轉變。



陳列,《躊躇之歌》(印刻出版, 2013)
陳列以詩學的角度,追索時代社會面貌,細緻地敘說自我信念反思、盤整的歷程。伴隨一生於文學與政治之間的徬徨躊躇,整部書實為一篇長達三十年歲月的散文書寫,分為五個章節,記錄五段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