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102-2 六月份月報目錄

忙碌充實的這一學年,即將在鳳凰花開的六月時節裡畫下句點,而這學期的系學會月報也走到了尾聲。懷抱著對新學年的期待,你是否渴望接觸更多不同的領域、擴充自己的視野呢?繼上個月的筆記技巧大公開之後,這個月我們將焦點專注在輔系和雙主修上,希望透過相關規定和學科的介紹、以及學長姐的經驗分享,為大家帶來全新的法律視角。
 
期待我們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法律人可能。


專題報導

經濟、社會、政治學科介紹(上)(中)(中下)(下):想要輔系或雙主修卻不知道該從何選起?不清楚哪些學科和法律息息相關?也許在看完這篇文章後,你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輔系、雙主修的介紹與分享(上)(中)(下):不了解該如何拿到輔系和雙主修的門票呢?聽說輔系或雙主修很辛苦、沒時間參與系上活動?歡迎點進來一起了解輔雙的申請方式,以及學長姊的個人經驗傳授。

學長姐經驗分享(上)(中)(下):在不同的輔雙學科間掙扎不定、卻苦無門路詢問?想了解輔系和雙主修究竟可以為法律學習帶來什麼幫助?別擔心,讓學長姐們的輔雙經驗來為你解答吧。


演講預告

學術部演講預告:6/5和6/6的行事曆上還一片空白?歡迎參加這個月的系學會影展/演講,與陳昭如副教授一同討論<龍紋身的女孩>,並且看見樂生療養院的抗爭始末。


問卷調查

六月份月報滿意度調查:感謝各位的閱讀,也謝謝大家這一個學年來對系學會月報的支持。希望你們可以花點時間,讓我們變得更好,謝謝。

經濟、社會、政治學科介紹(上)

 時光飛逝,這個學期在不知不覺悄悄的走到尾聲了,儘管這一年中有很多歡笑與成長,但我們還是可以期待與展望即將到來的全新學年。此時,六月也是給自己更多選擇的時候:輔系和雙主修的申請就要登場了。可能你不曾想過或曾經想過但不明白其他科系在學什麼,我們就法律系學生最常選擇的社會、經濟、政治三門學科稍作介紹,其中包含學科內容、內涵及必修要求,提供系上有興趣申請的同學們做參考。

 文章內容方面,社會學與經濟學,以列出主要學說的方式說明學科內容。而政治學的部分,則是採訪政治系學姐,將她與我們分享的經驗與想法做為學科內容的介紹。


社會學科介紹

一、社會學系必修課程(以本校為例)

第一學年:
課程
學分數
群組別
文化人類學丙
3
A
普通心理學
3
A
社會學甲上
3

社會學甲下
3

社會統計上
3

社會統計下
3


備註:1.「社會統計上、社會統計下」:本系學生限修本系課程;惟雙修、輔系與轉入本系同學,因特殊情況,得以「統計學」「心理及社會統計學」「統計學原理與實習一、二」等內容相似,學分相同科目兼充/替代,然需以書面報告方式經授課教師及本系系主任同意後,送教務單位備查。雙修生欲放棄原系而以社會系身份畢業者亦同。

2.
「社會學甲上、社會學甲下」:本系學生限修本系;惟雙修、輔系與轉入本系同學,因特殊情況,得以「社會學丁」加上一門本系3學分選修課兼充/替代,然需以書面報告方式經授課教師及本系系主任同意後,送教務單位備查。雙修生欲放棄原系而以社會系身份畢業者亦同。

3. A群組2科擇1必修。

第二學年:
課程
學分數
群組別
法學緒論
3
B
政治學
3
B
經濟學甲
3
B
社會心理學
3

社會研究方法甲上
3

社會研究方法甲下
3

社會組織
3


備註:1.「經濟學甲」可以「經濟學原理與實習一」或[經濟學原理與實習二]、「經濟學一」或「經濟學二」替代。

2. B組群3科擇2必修。

第三學年:
課程
學分數
群組別
社會學理論上
3

社會學理論下
3


第四學年:無系訂必修


二、何謂社會學

人類社會隨著不斷發展,逐漸趨向複雜,人類對於所處的社會想進行瞭解的慾望,也就愈顯迫切,社會學因此而生。事實上,社會學在現代西方社會科學學體制中的形象,非常近似於今日哲學的處境儘管被稱做知識的典範之母,包山包海,但是卻欠缺專屬而具體的研究範圍和專業知識的排他性,二來,社會學內部亦是學派林立,而無所謂的大家,而令學者無所適從。但社會學與哲學同樣都是以特殊觀點作為其學科成立之理由。簡言之,學習社會學,就是為了學習這種特殊的觀點。

社會學是以科學方法、客觀態度來研究人類的科學,其中大抵分類有以下幾者強調實證經驗的科學、注重科學方法的科學、運用量化處理的科學、注重科際整合的科學、強調理論建構的科學。社會學的開創與發展固然有其歷史背景及因素,但亦與社會學家的思維與理論建構相關,以下將舉幾個社會學中著名的學說略做介紹

(一)社會演化論
這個學說認為社會經常處於各種社會勢力的平衡狀態,每個人都是在
為自己的生存、幸福而奮鬥,就是這個人與人不斷的衝突和平衡的過程,讓社會演化、進步,甚至認為單線演化的社會經過一連串的過程後,最終都會達到相同的終點。近年來,這個學說再次崛起,融入到結構功能學派當中,以解釋長時間的社會和歷史變遷。

(二)形式社會學
乃辛邁爾所創,其認為社會是由相互作用的關係網絡所組合而成,成員之
間的互動具有一定形式,而為了了解某個社會,只有從互動形式始能探究。

(三)結構功能理論
該理論主要的目的是尋求解釋某一社會行動所造成的效果或所賦予的功
能。因此強調的研究單位是「結構」而非「個人」,且該學說認為社會試整合的,而且總是朝向均衡的狀態運行。但對此學說也大有批評在,有人認為功能分析中隱含目的論,時常將目的與原因混為一談再者,功能論太過簡化,忽略現實社會的情形,最後,甚至覺得功能論並不適合用來分析變遷社會,因為該學說本身偏向保守。

()衝突論
該理論與學說()採截然不同的理論,它反對社會是一個均衡、穩定的狀態,而認為只有衝突理論才能真正描述社會結構。詳言之,它認為社會無時無刻都在變遷,因此社會變遷乃不可避免的,再者,社會裡本身就具有分歧、衝突因素,因此衝突是無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是,強制性的權力關係乃是社會的基礎。

三、小結

從以上社會學中重要也是最早期的學說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社會學本身就是學者對社會結構運作和社會互動過程的批判、反省與思考,但對我們學習的人而言,我們不僅僅是要瞭解這個過程,也要培養運用理論概念進行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社會現象的能力。

經濟、社會、政治學科介紹(中)

經濟學科介紹

一、經濟學系必修課程(以本校為例)

第一學年:
課程
學分數
群組別
微積分乙上
3

微積分乙下
3

經濟學原理與實習上
4

經濟學原理與實習下
4

會計學甲一上
3

會計學甲一下
3

民法概要乙
3

第二學年:
課程
學分數
群組別
個體經濟學一
3

個體經濟學二
3

總體經濟學一
3

總體經濟學二
3

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暨實習一
4

統計學與計量經濟學暨實習二
4

第三學年:
課程
學分數
群組別
貿易理論
3
A
貿易政策
2
A
國際金融
3
A
商事法總論及公司法
3


備註:A群組三科目必修至少5學分

第四學年:無系訂必修


二、何謂經濟學?

羅賓斯爵士(Lionel Robbins)在1932年提出了被認為是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經濟學定義:「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作出選擇的科學。

經濟學是一門對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這一名詞源於古希臘的οἰκονομία一詞,指的是「一家子的管理、行政」。因此經濟學注重的是研究經濟行為者在一個經濟體系下的行為,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通常分為總體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

       個體經濟學檢視一個社會裡基本層次的行為,包括個體的行為者(例如個人、公司、買家或賣家)以及與市場的互動,其中機會成本和效率的研究就常被應用在公共政策上,實用經濟學便是聚焦於提升經濟體的效率,被認為是「經濟學的本質」。而總體經濟學則分析整個經濟體和其議題,包括失業、通貨膨脹、經濟成長、財政和貨幣政策等。

經濟學的分析也被用在其他各種領域上,主要領域包括了商業、金融、和政府等,同時也包括了如健康、犯罪、教育、法律、政治、社會架構、宗教、戰爭、和科學等。在21世紀,經濟學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各方面都有其影響力。以下簡述經濟學發展的歷史及學派:

(一)古典經濟學
此時期的代表人物-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被認為是「造就了經濟學誕生的起始點」。他提出「勞動價值理論」:商品價值的多少取決於生產者投入的勞動量,兩者必須成正比。並討論了分工可以帶來的經濟利益,無論是鄉村或是都市、甚至不同國家之間都可以藉此獲利,而且分工的程度是由市場的需求所決定。他還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概念,即在價格機制充分運作下,自由市場裡的供給和需求將會自然而然達到均衡,價格與數量都是最適當的水準。這被視為古典經濟學的核心,也是現今解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二)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是從古典經濟學裡衍生而出的。卡爾•馬克思在1867年出版了《資本論》一書,以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主張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必然會產生剩餘價值,也就是資本對於勞工的剝削。依據勞動價值理論,一個產品的價值是由生產過程中所必需的社會勞動所決定的,而「剩餘價值理論」則主張勞工的工資只構成了產品價格裡的「勞動價值」的一部分,從此認為有剝削存在。

(三)邊際主義
邊際主義在經濟學中指由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發展而來的經濟學理論。由英格蘭的威廉姆•傑文斯、奧地利的卡爾•門格爾和瑞士的利昂•瓦爾拉斯所各自提出,否定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價值是由「邊際效用」而非勞動所決定的。邊際效用是指每新增(或減少)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它對商品或服務的獲得者所增加(或減少)的效用。此派理論促成日後的「新古典主義」。

(四)凱因斯主義
凱因斯主義經濟學發展自約翰•凱因斯1936年出版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他在此書中研究許多在短期(亦即,長期的經濟均衡達到之前)影響總收入和生產的因素。他認為高度的失業可能會因為市場缺乏有效需求而無法自行調整,並且主張為了增加總需求,政府應該透過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來克服這種情況。在當時經濟大恐慌的環境下,甚至時至今日,凱因斯的此一理論對經濟學界及政府的政策均產生重大影響。

(五)芝加哥經濟學派
凱因斯主義認為通貨膨脹會使得物價提高,由此帶動產業僱用更多勞工以增大產能,而更高的僱用度則會帶動需求面。然而,在19701980年代的停滯性通貨膨脹卻同時出現了通貨膨脹和高失業率,挑戰了它的基本假設。
芝加哥經濟學派的代表-米爾頓•傅利曼,提出市場經濟在貨幣供給持平(亦即,沒有過多的膨脹或緊縮)的條件下,可以自行調整供需。政府的角色是透過中央銀行調控在經濟體中流通的貨幣數量,不需要干預自由市場的活動。

三、小結

經濟學的學派眾多,而且各國政府中央銀行各有其偏好的經濟理論。儘管這些理論被實際地應用在政府的政策上,經濟學長久來仍持續被質疑是依靠不實際的、無法驗證的、或是過度簡化的假說來做為理論的依據。事實上,社會科學本來就不同於自然科學,無法事先實驗以應證假說。因此幾世紀以來的經濟發展及政府對應的措施,還有對市場經濟的觀察就是經濟學家主要的研究方式。不管經濟學家是屬於何種學說,他們的研究目的,無非是想替人類創造一個更穩定的社會。